上海在哪些科技创新策源点上表现突出?
近日举行的“浦江创新论坛——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”上,发布了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、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研究的《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观察》。这项研究选取纽约、波士顿、伦敦、巴黎、柏林、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东京、新加坡、迪拜等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为考察对象,发现了纳米发电机等15个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,上海在其中4个科技创新策源点上表现突出。
三方课题组通过对11座全球城市2017—2018年度28925篇排名前1%的高被引文献分析,得到38个重点学科类别和380篇重点考察文献。在专家的协助下,课题组逐一进行人工释读,综合判定形成策源点共识。研究分析表明:全球城市是创新之源,全球所有高被引文献中,有32.7%与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相关;全球城市是合作之窗,与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相关的高被引文献中,有74.5%是跨国合作的成果;科技创新策源点分布在五大领域,综合判定的15个策源点分布在材料与化学、电子信息、能源与环境、生物医药、物理领域。
上海在光催化材料的太阳能转化应用、钙钛矿类材料的光电领域应用、三维卷积神经网络、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应用等4个创新点上表现突出,均有上海科研单位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。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上,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。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应龙介绍,卷积神经网络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层和顶端的全连通层组成,也包括关联权重和池化层。与其他深度、前馈神经网络相比,卷积神经网络需要的参数更少,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能够给出更优的结果,因而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深度学习结构。
沈应龙分析说,上海的4个高被引策源点在科技成果转化链上,处于前端位置,距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。在一些处于后端的策源点上,上海在全球城市中还不具有优势,有待加强。比如纳米发电机,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前沿技术领域。这是一种将微小物理变化引起的机械能、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。据介绍,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振动能、化学能、生物能、太阳能和热能,但是这些能量大多未得到利用,或者利用率较低。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发电机能利用环境中的机械能等能量,将其转化为电能。而且相对于化学电池,纳米发电机具有环保、可持续性供电等特点。在课题组看来,它是满足目前对可持续性自供电电源需求的一个最优解决方案。中国、韩国、美国是纳米发电机专利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。在该研究方向,高被引论文成果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、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研究所;专利数量位于前列的研究单位除以上两个单位外,还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、纳米新能源(唐山)有限责任公司、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、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等。
上海还可在关乎全球的基础科学问题上加强研究。如“大气甲烷浓度剧变”这个策源点,尚未得到很多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重视。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研究,在100年尺度上,同样质量的甲烷累计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影响(全球变暖潜能值GWP)是二氧化碳的25倍;在20年的尺度上,甲烷的GWP甚至达到二氧化碳的72倍。近年来,“全球碳计划”组织每两年公布一次“全球甲烷预算”,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依据。法国凡尔赛大学、法国气候科学与环境实验室、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、荷兰乌得勒支大学、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参与了报告编制。上海科研单位可以考虑加入这项跨国研究,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出“中国声音”。